一种新式带座轴承,其轴承安装座、分别螺装于轴承安装座的前侧固定端盖、后侧固定端盖,轴承安装座的轴承安装孔内嵌装前端轴承、轴承内圈隔套、后端轴承,轴承内圈隔套外围套装轴承外圈隔套;前侧固定端盖的前侧端盖通孔内嵌装前侧内圈压紧环,前侧内圈压紧环与前侧固定端盖之间装设前侧弹簧,后侧固定端盖的后侧端盖通孔内嵌装后侧内圈压紧环,后侧内圈压紧环与后侧固定端盖之间装设后侧弹簧;轴承外圈隔套包括前、后侧外圈隔套,后侧外圈隔套前端部的后侧隔套延伸部与轴承安装孔内壁之间成型预紧油压腔,轴承安装座开设通油孔。本发明能够根据不同转速来调节轴承预紧力,以满足适应不同转速的需求,结构设计新颖。带座轴承厂家 | |||
![]() 1.一种新式带座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轴承安装座(I),轴承安装座(I)的芯部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的轴承安装孔(11),轴承安装座(I)的前端面于轴承安装孔(11)的前端开口处螺装有呈圆环形状的前侧固定端盖(21),前侧固定端盖(21)的芯部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且与轴承安装孔(11)同轴布置的前侧端盖通孔(211),前侧固定端盖(21)的后端面于前侧端盖通孔(211)后端开口处的边缘设置有朝后凸出的前侧外圈挡肩(212),轴承安装座(I)的后端面于轴承安装孔(11)的后端开口处螺装有呈圆环形状的后侧固定端盖(22),后侧固定端盖(22)的芯部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且与轴承安装孔(11)同轴布置的后侧端盖通孔(221),后侧固定端盖(22)的前端面于后侧端盖通孔(221)前端开口处的边缘设置有朝前凸出的后侧外圈挡肩(222),轴承安装孔(11)内于前侧固定端盖(21)与后侧固定端盖(22)之间嵌装有从前至后依次排布的前端轴承(31)、轴承内圈隔套(41)、后端轴承(32),轴承内圈隔套(41)的外围套装有轴承外圈隔套(42),前侧固定端盖(21)的前侧外圈挡肩(212)与前端轴承(31)的外圈触接,后侧固定端盖(22)的后侧外圈挡肩(222)与后端轴承(32)的外圈触接; 前侧固定端盖(21)的前侧端盖通孔(211)内嵌装有呈圆环形状的前侧内圈压紧环(51),前侧内圈压紧环(51)的外圆周壁设置有径向朝外凸出延伸的前侧压紧环挡肩(511),前侧端盖通孔(211)的内圆周壁于前侧压紧环挡肩(511)的前端侧设置有前侧端盖挡面(213),前侧端盖挡面(213)与前侧压紧环挡肩(511)之间装设有前侧弹簧(61),前侧弹簧(61)的前端部、后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前侧端盖挡面(213)、前侧压紧环挡肩(511)抵接,前侧内圈压紧环(51)的后端面与前端轴承(31)的内圈触接;后侧固定端盖(22)的后侧端盖通孔(221)内嵌装有呈圆环形状的后侧内圈压紧环(52),后侧内圈压紧环(52)的外圆周壁设置有径向朝外凸出延伸的后侧压紧环挡肩(521),后侧端盖通孔(221)的内圆周壁于后侧压紧环挡肩(521)的后端侧设置有后侧端盖挡面(223),后侧端盖挡面(223)与后侧压紧环挡肩(521)之间装设有后侧弹簧(62),后侧弹簧(62)的前端部、后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后侧压紧环挡肩(521)、后侧端盖挡面(223)抵接,后侧内圈压紧环(52)的前端面与后端轴承(32)的内圈触接; 轴承外圈隔套(42)包括有前侧外圈隔套(421)、位于前侧外圈隔套(421)后端侧的后侧外圈隔套(422),前侧外圈隔套(421)的前端面与前端轴承(31)的外圈触接,后侧外圈隔套(422)的后端面与后端轴承(32)的外圈触接,前侧外圈隔套(421)的后端部设置有沿着轴承安装孔(11)的轴线方向朝后凸出延伸的前侧隔套延伸部(4211),后侧外圈隔套(422)的前端部设置有沿着轴承安装孔(11)的轴线方向朝前凸出延伸且位于前侧隔套延伸部(4211)外端侧的后侧隔套延伸部(4221),后侧隔套延伸部(4221)与轴承安装孔(11)的内壁之间成型有呈圆环形状的预紧油压腔(7),轴承安装座(I)的外表面开设有与预紧油压腔(7)连通的通油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带座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隔套延伸部(4211)与所述后侧隔套延伸部(4221)之间卡装有橡胶密封圈(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式带座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外圈隔套(421)的外圆周壁与所述轴承安装孔(11)的内壁之间、所述后侧外圈隔套(422)的外圆周壁与轴承安装孔(11)之间分别卡装有橡胶密封圈(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式带座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内圈压紧环(51)、所述后侧内圈压紧环(52)分别为钨钢压紧环。 四、说明书 一种新式带座轴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式带座轴承。 背景技术 [0002]作为一种重要类型的轴承结构,带座轴承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其中,带座轴承与相应旋转轴配合且带座轴承用于支承旋转轴的端部。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带座轴承;然而,对于现有的带座轴承而言,其只能适用于特定转速范围,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式带座轴承,该新式带座轴承结构设计新颖且能够有效地调节轴承预紧力,以满足适应不同转速的需求。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 —种新式带座轴承,包括有轴承安装座,轴承安装座的芯部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的轴承安装孔,轴承安装座的前端面于轴承安装孔的前端开口处螺装有呈圆环形状的前侧固定端盖,前侧固定端盖的芯部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且与轴承安装孔同轴布置的前侧端盖通孔,前侧固定端盖的后端面于前侧端盖通孔后端开口处的边缘设置有朝后凸出的前侧外圈挡肩,轴承安装座的后端面于轴承安装孔的后端开口处螺装有呈圆环形状的后侧固定端盖,后侧固定端盖的芯部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且与轴承安装孔同轴布置的后侧端盖通孔,后侧固定端盖的前端面于后侧端盖通孔前端开口处的边缘设置有朝前凸出的后侧外圈挡肩,轴承安装孔内于前侧固定端盖与后侧固定端盖之间嵌装有从前至后依次排布的前端轴承、轴承内圈隔套、后端轴承,轴承内圈隔套的外围套装有轴承外圈隔套,前侧固定端盖的前侧外圈挡肩与前端轴承的外圈触接,后侧固定端盖的后侧外圈挡肩与后端轴承的外圈触接; 前侧固定端盖的前侧端盖通孔内嵌装有呈圆环形状的前侧内圈压紧环,前侧内圈压紧环的外圆周壁设置有径向朝外凸出延伸的前侧压紧环挡肩,前侧端盖通孔的内圆周壁于前侧压紧环挡肩的前端侧设置有前侧端盖挡面,前侧端盖挡面与前侧压紧环挡肩之间装设有前侧弹簧,前侧弹簧的前端部、后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前侧端盖挡面、前侧压紧环挡肩抵接,前侧内圈压紧环的后端面与前端轴承的内圈触接;后侧固定端盖的后侧端盖通孔内嵌装有呈圆环形状的后侧内圈压紧环,后侧内圈压紧环的外圆周壁设置有径向朝外凸出延伸的后侧压紧环挡肩,后侧端盖通孔的内圆周壁于后侧压紧环挡肩的后端侧设置有后侧端盖挡面,后侧端盖挡面与后侧压紧环挡肩之间装设有后侧弹簧,后侧弹簧的前端部、后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后侧压紧环挡肩、后侧端盖挡面抵接,后侧内圈压紧环的前端面与后端轴承的内圈触接; 轴承外圈隔套包括有前侧外圈隔套、位于前侧外圈隔套后端侧的后侧外圈隔套,前侧外圈隔套的前端面与前端轴承的外圈触接,后侧外圈隔套的后端面与后端轴承的外圈触接,前侧外圈隔套的后端部设置有沿着轴承安装孔的轴线方向朝后凸出延伸的前侧隔套延伸部,后侧外圈隔套的前端部设置有沿着轴承安装孔的轴线方向朝前凸出延伸且位于前侧隔套延伸部外端侧的后侧隔套延伸部,后侧隔套延伸部与轴承安装孔的内壁之间成型有呈圆环形状的预紧油压腔,轴承安装座的外表面开设有与预紧油压腔连通的通油孔。 [0007]其中,所述前侧隔套延伸部与所述后侧隔套延伸部之间卡装有橡胶密封圈。 [0008]其中,所述前侧外圈隔套的外圆周壁与所述轴承安装孔的内壁之间、所述后侧外圈隔套的外圆周壁与轴承安装孔之间分别卡装有橡胶密封圈。 [0009]其中,所述前侧内圈压紧环、所述后侧内圈压紧环分别为钨钢压紧环。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式带座轴承,其轴承安装座前端面螺装前侧固定端盖,前侧固定端盖芯部开设前侧端盖通孔,轴承安装座后端面螺装后侧固定端盖,后侧固定端盖芯部开设后侧端盖通孔,轴承安装座的轴承安装孔内于前、后侧固定端盖之间嵌装从前至后依次排布的前端轴承、轴承内圈隔套、后端轴承,轴承内圈隔套外围套装轴承外圈隔套;前侧端盖通孔内嵌装前侧内圈压紧环,前侧端盖通孔内圆周壁的前侧端盖挡面与前侧内圈压紧环的前侧压紧环挡肩之间装设前侧弹簧,后侧端盖通孔内嵌装后侧内圈压紧环,后侧端盖通孔内圆周壁的后侧端盖挡面与后侧内圈压紧环的后侧压紧环挡肩之间装设前侧弹簧;轴承外圈隔套包括前、后侧外圈隔套,前侧外圈隔套后端部设置前侧隔套延伸部,后侧外圈隔套前端部设置后侧隔套延伸部,后侧隔套延伸部与轴承安装孔的内壁之间成型预紧油压腔,轴承安装座外表面开设通油孔。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能够根据不同转速来调节轴承预紧力,以满足适应不同转速的需求,结构设计新颖。 附图说明 [0011]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001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在图1中包括有: I——轴承安装座 11——轴承安装孔 12 通油孔 21 前侧固定端盖 211一一前侧端盖通孔 212—一前侧外圈挡肩 213 前侧端盖挡面 22 后侧固定端盖 221 后侧端盖通孔 222 后侧外圈挡肩 223 后侧端盖挡面 31 前端轴承 32--后端轴承 41--轴承内圈隔套 42--轴承外圈隔套 421--前侧外圈隔套 4211--前侧隔套延伸部 422--后侧外圈隔套 4221--后侧隔套延伸部 51--前侧内圈压紧环 511一一前侧压紧环挡肩 52—一后侧内圈压紧环 521一一后侧压紧环挡肩 61—一前侧弹簧 62一一后侧弹簧 7—一预紧油压腔 8—一橡胶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0015] 如图1所示,一种新式带座轴承,包括有轴承安装座I,轴承安装座I的芯部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的轴承安装孔11,轴承安装座I的前端面于轴承安装孔11的前端开口处螺装有呈圆环形状的前侧固定端盖21,前侧固定端盖21的芯部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且与轴承安装孔11同轴布置的前侧端盖通孔211,前侧固定端盖21的后端面于前侧端盖通孔211后端开口处的边缘设置有朝后凸出的前侧外圈挡肩212,轴承安装座I的后端面于轴承安装孔11的后端开口处螺装有呈圆环形状的后侧固定端盖22,后侧固定端盖22的芯部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且与轴承安装孔11同轴布置的后侧端盖通孔221,后侧固定端盖22的前端面于后侧端盖通孔221前端开口处的边缘设置有朝前凸出的后侧外圈挡肩222,轴承安装孔11内于前侧固定端盖21与后侧固定端盖22之间嵌装有从前至后依次排布的前端轴承31、轴承内圈隔套41、后端轴承32,轴承内圈隔套41的外围套装有轴承外圈隔套42,前侧固定端盖21的前侧外圈挡肩212与前端轴承31的外圈触接,后侧固定端盖22的后侧外圈挡肩222与后端轴承32的外圈触接。 [0016]进一步的,前侧固定端盖21的前侧端盖通孔211内嵌装有呈圆环形状的前侧内圈压紧环51,前侧内圈压紧环51的外圆周壁设置有径向朝外凸出延伸的前侧压紧环挡肩511,前侧端盖通孔211的内圆周壁于前侧压紧环挡肩511的前端侧设置有前侧端盖挡面213,前侧端盖挡面213与前侧压紧环挡肩511之间装设有前侧弹簧61,前侧弹簧61的前端部、后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前侧端盖挡面213、前侧压紧环挡肩511抵接,前侧内圈压紧环51的后端面与前端轴承31的内圈触接;后侧固定端盖22的后侧端盖通孔221内嵌装有呈圆环形状的后侧内圈压紧环52,后侧内圈压紧环52的外圆周壁设置有径向朝外凸出延伸的后侧压紧环挡肩521,后侧端盖通孔221的内圆周壁于后侧压紧环挡肩521的后端侧设置有后侧端盖挡面223,后侧端盖挡面223与后侧压紧环挡肩521之间装设有后侧弹簧62,后侧弹簧62的前端部、后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后侧压紧环挡肩521、后侧端盖挡面223抵接,后侧内圈压紧环52的前端面与后端轴承32的内圈触接。其中,前侧内圈压紧环51、后侧内圈压紧环52分别采用钨钢材料制备而成,即前侧内圈压紧环51、后侧内圈压紧环52分别为钨钢压紧环,采用钨钢材料制备而成的前侧内圈压紧环51、后侧内圈压紧环52就有耐磨性能好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0017]更进一步的,轴承外圈隔套42包括有前侧外圈隔套421、位于前侧外圈隔套421后端侧的后侧外圈隔套422,前侧外圈隔套421的前端面与前端轴承31的外圈触接,后侧外圈隔套422的后端面与后端轴承32的外圈触接,前侧外圈隔套421的后端部设置有沿着轴承安装孔11的轴线方向朝后凸出延伸的前侧隔套延伸部4211,后侧外圈隔套422的前端部设置有沿着轴承安装孔11的轴线方向朝前凸出延伸且位于前侧隔套延伸部4211外端侧的后侧隔套延伸部4221,后侧隔套延伸部4221与轴承安装孔11的内壁之间成型有呈圆环形状的预紧油压腔7,轴承安装座I的外表面开设有与预紧油压腔7连通的通油孔12。 [0018]需进一步解释,为保证预紧油压腔7的密封性,前侧隔套延伸部4211与后侧隔套延伸部4221之间卡装有橡胶密封圈8,前侧外圈隔套421的外圆周壁与轴承安装孔11的内壁之间、后侧外圈隔套422的外圆周壁与轴承安装孔11之间分别卡装有橡胶密封圈8。 [0019]在本发明使用过程中,前侧弹簧61弹性顶推前侧压紧环挡肩511并使得前侧内圈压紧环51朝后压紧前端轴承31的内圈,后侧弹簧62弹性顶推后侧压紧环挡肩521并使得后侧内圈压紧环52朝前压紧后端轴承32的内圈,在前侧弹簧61、后侧弹簧62的弹性压紧作用下,前端轴承31的内圈、轴承内圈隔套41、后端轴承32的内圈卡紧于前侧内圈压紧环51、后侧内圈压紧环52之间,即本发明的前端轴承31、后端轴承32的内圈通过前侧弹簧61、后侧弹簧62实现预紧。 [0020]另外,在本发明工作过程中,轴承安装座I的通油孔12通入液压油且液压油经由通油孔12通入至预紧油压腔7内,预紧油压腔7的液压油作用于前侧外圈隔套421、后侧外圈隔套422,前侧外圈隔套421朝前抵压前端轴承31的外圈,后侧外圈隔套422朝后抵压后端轴承32的外圈,即通入至预紧油压腔7内的液压油为前端轴承31、后端轴承32的外圈提供预紧作用力;需进一步指出,本发明可以通过调整预紧油压腔7的油压大小来实现前端轴承31、后端轴承32的外圈预紧力调节,即本发明能够根据不同转速来调节轴承预紧力,以满足适应不同转速的需求。 [0021]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调节轴承预紧力,以满足适应不同转速的需求,即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可调节性强、适应性强的优点。 [0022]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带座轴承型号尺寸大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